免费注册 帮助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 |
    在线咨询  快速跳转  分类检索
 
 
 
博频道
本期话题:做最好的港口运营商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祜是一位具有极强的宏观经济洞察力与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从1968年参加工作时就进入了上海港,由一名普通的码头装卸工到成为集团的董事长,历经近40年,他目睹了上海港的风雨变幻。2006年,陆海祜被评选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并被主办方冠予了“港中龙”的美誉。在谈到将上海港建成国际一流港、将上港集团打造为国际顶级港口运营商的战略目标时,他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海运网记者:  小梅

      陆海祜:做最好的港口运营商

  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叉点。上海港在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自2003年起已连续三年保持第三位。2006年,上港集团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71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达到5.37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集团已开辟遍布全球、国际直达的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以及东北亚、东南亚等地的班轮航线200多条,目前,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1993班,内支线集装箱航班达到1007班,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港口。全球最大的20家船公司已进驻上海,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的外国航运公司已逾80多家。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祜是一位具有极强的宏观经济洞察力与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从1968年参加工作时就进入了上海港,由一名普通的码头装卸工到成为集团的董事长,历经近40年,他目睹了上海港的风雨变幻,由衷感慨目前上海港的发展形势,可谓凝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得到了政府对港口的强大支持。2006年,陆海祜被评选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并被主办方冠予了“港中龙”的美誉。在谈到将上海港建成国际一流港、将上港集团打造为国际顶级港口运营商的战略目标时,他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主办方这样评价陆海祜董事长:独具企业家果断的决策力、大胆的创新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广泛的合作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上海港发展的三大战略: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国际战略。完成上海港的股份制改造和整体上市;开拓洋山港形成一个崭新的规模化、现代化集装箱港区,使之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的助推器,大大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依托长三角经济腹地的强有力支撑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推动跨区域港口合作的“长江战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了合作共赢态势。

  随着洋山一期的顺利开港、二期码头的竣工实现了上港集团的深水港战略一期目标。上海洋山深水港带动了长江流域、亚太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初步扩张态势,对拉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2006年货物吞吐量高达5.37亿吨,继续雄踞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2171万标准箱,形成了中国大陆最具国际化程度的第一大港。

  陆海祜认为,上港集团制定和推进的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战略,为集团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记者: 请问上港集团长江战略的推出与上海港区位优势有哪些联系?

   陆海祜董事长: 长江战略本身和集团的区位很有关系。港口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它的辐射能力上,上海港服务的腹地目前主要是上海市、长三角以及长江流域,上海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上良好的集疏运条件和码头作业效率,保障了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作业的要求,反过来,腹地经济快速增长也对港口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长三角的经济是我们国家相对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区域,目前整个长三角外贸进出口量占到全国的37%。长三角与珠三角、环渤海湾这三个区域进行比较,产业结构更为好些,除了加工服务业,还包括装备出口业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港口所依托的腹地经济越是粗放,可能对港口的支撑越大。当然,集团也必须应对腹地产业经济调整升级对港口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显而易见,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外贸会随之增加。而我们国家不像美国东西两边靠海,中国只有东边沿海有港口,所以中西部越是发展,物流向港口集聚的能量也增加。港口是一种国家资源,集团在延伸服务腹地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才能谋求持续发展,所以上港集团推出了长江战略。

   记者: 洋山港可以说是长江战略的点睛之笔,请问洋山港对于缓解上海岸线资源紧张的情况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洋山港“保税港”有哪些优势呢?

   陆海祜董事长: 上海的港口资源很有限,尤其是岸线资源非常紧张。有一个数字对比很能说明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几年前,市政府提出黄浦江两岸重新规划建设时,沿江工矿企业提出搬离黄浦江需要置换岸线140公里,而实际上海包括崇明、川沙、长兴这三个岛在内,水深超过8米的可利用岸线总长只有37公里。洋山深水港的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体现,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和东北亚港口竞争的需要,洋山港区的渐进建设,不仅是缓解了上海建港资源的紧张,而且会因为能级的提升使上海港现有的码头更好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说,资源价值的体现会更充分。

  洋山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的稳定区域,具备港口作业、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主要功能,以及航运服务、展示、维修、金融服务等衍生功能。洋山保税港目前划定的面积为8.24平方公里,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平台,它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是非常大的,它带动的不仅是物流,更有信息和资金流,港口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保税港政策对国家现有的航运政策也是一种“突破”。过去如果一个外国船运公司在上海有集装箱要运到美国去,这个船公司又在美国和上海之间有干线船,那么他的集装箱随时可以装船到美国去,但如果这个公司在青岛也有一部分集装箱要运到美国去,而他在青岛和美国之间没有干线船配置,照理应把箱子从青岛运到上海,再装上干线船运到美国去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国家现有航运政策是不允许外国船公司经营我们国家的沿海运输的,所以逼着这些船公司在青岛、香港揽到货,要走韩国、日本的港口,甚至其它地方,然后再换船到美国去。目前北方港口一部分外贸出口的集装箱,就是通过韩国、日本等地,再转运到其它地方。洋山港建成后,因为国务院给了洋山港“保税港”的政策,即是“境内关外”的概念,上述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青岛的集装箱到洋山港就视同出口,出口商在当地就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记者: 现在航运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请问这种竞争对洋山港会有怎样的影响?

   陆海祜董事长: 可以说,现在港口和航运的投资都非常热,竞争是在所难免的。我在深圳路演时,还有人问我对航运波动周期怎么认识。供求关系决定了竞争,现在航运的问题是,这几年效益比较好大家都大量下订单,船都造出来了,就面临运力和运量的矛盾问题。一些航运公司采取削价竞争的手段,甚至出现日本航线零费率运价的个别事例,这是很危险的。港口也不是没有这种危险。盲目建设,没有对合理腹地的认识,缺少错位发展的理念,同样会诱发无序竞争。洋山港区到2010年将形成1500万标箱的能力,如果不注重国际中转培育,不拉开与周边港口竞争的档次,同样会遭遇低水平竞争的挑战。

   记者: 在洋山港建成前,上海港国际中转业务的比例偏低,不利于上港集团东北亚战略的开展,能否谈谈其中的具体原因?

   陆海祜董事长: 我可以这样回答,没有洋山港,上海港就不可能有明天,上海港的生存空间都会受到挑战。原因很简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港口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使用需求,就必然沦为支线港和喂给港,从这个认知出发,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东北亚国家一些港口即使能力有放空,还在斥巨资建设新的深水集装箱码头的道理,港口竞争说到底是争夺核心枢纽港的战略地位。现在东北亚沿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港口总吞吐量的1/3以上。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加大对港口的投资,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以吸引更多的货物,目的都是为了使本国港口能成长为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也导致香港、新加坡、上海、日本、釜山和高雄等世界级大港竞争的白热化。 2005年上海港水-水中转集装箱比例占总吞吐量的15%左右,其中国际中转比例仅占到2%。现在称得上国际枢纽港的港口,一般国际中转量都在40%到55%之间,距离这个目标我们远太多了。洋山开港之前存在这种现象有三个客观原因:其一,上海港航道水深不够,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不能满载;其二,腹地货源增长较快,上海港能力紧张;其三,航运政策和口岸环境跟不上。洋山港建成后,这些问题就有解决的条件和可能。

   记者: 港口投资逐渐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上港集团有收购项目在进行中吗?

   陆海祜董事长: 现在上港集团正在欧洲谈一个项目,就是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我们派出过专门的人员去考察。在具体操作这个项目时,我们和全球船运巨头马士基公司将会有合作,因为这个港口马士基公司有投资,而且作为船公司,他们投资这个港口后,一定会对这个码头的箱源提供有力的支撑。上港集团可能收购这个港口部分股份,并且通过码头营运管理的输出,来实现我们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记者: 目前上海正在致力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请问上海港与国际一流港口的营运水平具体还有哪些差距?

   陆海祜董事长: 现在评估一个港口已经很难从港口的硬件设施或操作习惯上来区别优劣,就营运水平比较而言,上海港的差距在于:第一,营销能力还不强,集中表现在对市场走势变化的研判不够及时充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不够到位,对主要客户群体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产业链的确定和放大。第二,管理能力还不强,有效资源的整合不及时,因而优势体现不充分,尤其是物流领域,集团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收益流失较大,而且业务受到蚕食的影响较大。第三,盈利能力还不强,这些年基本上是依托量的放大来实现收益的提增。

   记者: 请问就整体环境而言,上海港与发达国家港口又有哪些差别?

   陆海祜董事长: 上海港是个老港,历史上沉淀的许多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消肿化瘀,这些年上海港步入发展快车道,同样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例如国外很多港口设施都是无人自动化的,而我们的国情就不允许。上港集团在外高桥地区每一个港口的建设,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征地工需要安置,同样在洋山港地区也有大量的岛民子女需要安排。另外,国家现在的开放度还是有差距,对比国外自由港,我们国家虽然在努力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口岸环境,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船公司和客户总认为上海港口岸环境仍有差距和欠缺。现在的洋山保税港也有类似的问题,除了出口退税时间延缓等环节问题外,国外先进港口相关的服务业相当发达,包括了金融、保险、海事仲裁机构等一系列服务。英国伦敦港口吞吐量虽然很小,但还是被公认为国际航运中心,道理就在于此。上海要建成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路还相当漫长。但就码头运作效率而言,我们已经在接近国际水平。

  港口竞争是地区经济竞争的缩影,东北亚地区集聚了全球前6位的集装箱港口,而港口竞争的核心就是谋求世界集装箱枢纽港的战略地位。陆海祜说,上海港要在新一轮的港口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确立发展战略,谋求发展,推进优势产业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他说,目前成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客观条件不外乎两种:一是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二是依托腹地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但著名的世界级枢纽大港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特征,那就是积极实行自由港政策、超前适应航运变化要求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服务效率。

  目前,实行自由港或类似自由贸易区政策,已成为世界各主要集装箱大港竞争和巩固枢纽港与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重要手段。随着洋山一期二期工程的开港和竣工,上海港将积极争取参照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港区联动”的模式,力争开港之初,即实现“港区联动”政策,大力改善口岸软环境,以充分发挥其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辐射效应。此外,汲取世界一流枢纽大港发展的经验,上海港希望凭借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以及中西部地区庞大的腹地资源优势,探索可待续发展的独特模式,把上海港建设成为以服务于直接货运的门户港为主、同时兼具中转港功能的世界一流枢纽大港!


嘉宾名称
嘉宾行业观点
做最好的港口运营商
人物历程
1947年8月出生,196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
1983年7月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水运管理干部专修科 ,高级政工师;
曾任上海港第一装卸作业区调度室负责人;上海港第一装卸作业区副主任;交通部党组调查组和中共上海市交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成员;上海港务局党委副书记、书记;上海港务局局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等职;
现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嘉宾风采
重点人物推荐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业务 | 加盟代理 |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资质荣誉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86-411-82804681 82817405
投诉电话:800 8909967-865  86-411-82804681-865
 
国际海运网 ©版权所有2003-2008 TeloonSoft Strate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证030237      点此查看备案情况